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吳小可 劉慧) 日常生活中,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煩惱?夜深人靜時,窗外突然傳來一陣鬼哭狼嚎;廣場舞大媽音響聲音震耳欲聾;凌晨犬吠攪人清夢;被吵醒的你,有沒有產生過用彈弓打玻璃、潑糞水等以暴制暴的想法?
?以牙還牙不可取,私自報復不僅解決不了問題,還可能為自己帶來牢獄之災!
齊某某家的隔壁是一間小型娛樂場所,晚上客人唱歌聲音較大,影響了齊某某等人的正常生活。多次協商未果后,為了發(fā)泄情緒,想著“必須給他點顏色看看”,齊某某在網上購買了彈弓、鋼珠等物,并于2022年2月20日至3月1日期間,先后四次共計打碎該會所五塊玻璃,將門口一臺車輛輪胎戳爆,經認定,被齊某某損毀財物市場價值2900元。2022年6月10日,齊某某因涉嫌故意毀壞財物罪被移送起訴,涉案會所因噪音擾民也被責令整改。
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》第二百七十五條的規(guī)定,故意毀壞公私財物,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(jié)的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罰金;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(jié)的,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根據2008年6月25日最高檢、公安部《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(guī)定(一)》第三十三條,故意毀壞公私財物,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,應予立案追訴;
(一)造成公私財物損失5000元以上的;
(二)毀壞公私財物3次以上的;
(三)糾集3人以上公然毀壞公私財物的;
(四)其他情節(jié)嚴重的情形。
面對生活噪音,合法維權途徑有哪些?
1.直接和對方溝通。這是最簡單,可能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了,不過切記,這里的溝通指的是有效溝通,即溝通最好建立在雙方心平氣和、態(tài)度良好的前提下,最好不要在互相賭氣、互相埋怨的狀態(tài)下進行,不能采取過激行為,更不能通過違法手段進行。
2.向環(huán)境主管部門投訴??傮w環(huán)境噪聲的污染防治原則上由環(huán)境主管部門監(jiān)督管理,具體噪聲的監(jiān)督管理需要根據各級主管部門的職責確定。由于各地具體的規(guī)定和政策略有差異,因此具體涉及到不同類型的噪聲時,會根據噪聲的分類由不同的部門負責監(jiān)督管理。
3.向公安機關舉報。一般情況下,公安機關系生活噪聲的監(jiān)督管理部門,在遭受生活噪聲污染時,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,公安機關在調查核實后,對確實違反規(guī)定,造成噪聲污染的個人和單位,有權給予相應處罰。
4.向人民法院起訴?!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已于2021年1月1日施行,在此之前,對于噪音擾民,只能通過相鄰權的相關法律規(guī)定維權。但《民法典》不僅在相鄰關系體系中規(guī)定了不動產權利人不得違反國家規(guī)定排放噪聲,而且首次將“私人生活安寧”納入隱私權,增加了噪音擾民保護的范圍,這也是中國第一次在法律中明確規(guī)定隱私權的保護范圍。
因此,如果深受生活噪聲之害,在和對方溝通無果、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也未解決的情況下,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,要求噪音制造者停止侵害、排除妨礙、消除危險、賠禮道歉,如果有充分證據能夠證明造成物質或精神損害的,還可以依法要求賠償。
噪聲擾民需要“回擊”,但最重要的還是依法維權。切記不可以暴制暴,以牙還牙并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,甚至會讓問題惡化,理性溝通才是最佳解決方式。
責編:李林俊
來源:湖南法治報